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瑞壽實業參展 20144/25~4/28台北鑽石珠寶展

       瑞壽實業引進日本金銀工界首屈一指"大淵武則"、百年工藝傳承"瑞鳳堂"、古伊勢登窯"玉尚窯",將於2014 4/25~4/28台北鑽石翡翠珠寶展,一連四天展出日本工藝文化極致精品。



  大淵武則,雅號光則。從小就對金銀工藝產生極大的興趣,16歲拜入銀器界名門早川德太郎,在第一屆東京銀器設計大賞即奪得最高榮譽"東京知事賞",其後獲得"黃授勳章""旭日雙光章"等各項代表日本工藝頂點的獎項,更是金銀工界唯一獲得"內閣總理大臣賞"的工藝大師。瑞壽將在現場展出大師白鷹、麗鳥各項雕刻藝品,以及總和大師心血手工打造的純銀銀壺、純銀急須等茶具器。




  瑞鳳堂,位於京都的百年老堂號。日本從明治維新後承受著新舊文化的衝擊,但瑞鳳堂的老職人透過精湛的手藝,堅持固守傳統的老技藝。保存幾已失傳的"脫蠟法""手工空心把手"等各種傳統工法。除此之外瑞鳳堂更是使用了珍貴的日本砂鐵,以70%驚人比例打造絕無僅有的砂鐵壺。瑞壽將於現場展出難得一見的鳳凰呈祥、雙龍戲游等作品。




  玉尚窯,"唐宋在日本"的最佳寫照。窯主潛心研究探討陶土與釉藥的奧秘,加上玉尚窯所擁有如古蹟般的階梯式柴窯(登窯),燒製千年文化的天目碗,讓欣賞者走入一段無與倫比的文化歷史之旅,用心聆聽手藝與土地的融合變化,感受人文與自然的親近。現場展出油滴天目、鈞窯天目、禾葉天目等精彩作品。


  日本精品工藝文化,一向受到海外藝術收藏家歡迎,瑞壽實業也獲得日本工藝各界的鼎力支持。此次2014台北鑽石翡翠珠寶展,瑞壽實業以數十年的經驗精心篩選,把每一個經過大師親手製作的完美作品呈現在每一位入場嘉賓眼前。

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玉尚窯 天目碗


  數百年前就在古伊勢國精研陶瓷工藝的玉尚窯,最早可以追朔到彌生初期。當玉尚窯開始嶄露頭角時,即受到當地大名北畠家喜愛。到了16世紀中,在伊勢瓷器工藝中大為活耀,不過可惜的是當時適逢戰國時期,雖然玉尚窯茶器仍然深受當時不智齋和尚所使用,但因戰亂的動盪使得玉尚窯的職人站在舊時代的傳承與新時代的衝擊中。

  站在新時代的開端,玉尚窯的職人們承接了數代的傳統:注重細節、創造美學。以傳統手法,一絲不苟的態度去融合新舊時代的交替,對於傳統莫名堅持,對於時代打造美學傑作。

玉尚窯 河漢無極

以釉變表達人們所見銀河,只是整個宇宙一小部分
專為大名貴族的提供工藝瓷器的職人,任何的作品都需要從美學、工法、細節多方考量。即使時空在變換,職人已傳承數代,仍舊無法抹滅玉尚窯所創造的經典。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玉尚窯 天目碗~真正的曜變天目碗

       玉尚窯,位於日本三重縣,自古就是向天皇進貢飲食的御食國度,因為如此三重縣從繩紋文化開始,就是燒製食器陶器的重鎮,保存世界上僅存的古窯,位列日本六大古窯之一。


  天目碗,相傳在宋代時,日本遣唐使由天目山跟著佛理與茶道一起帶回日本,而燒製天目碗的技術,在中國本地經歷宋元後,自明清已經失傳。世界上僅存的宋代曜變天目碗僅存三個,都保存在日本。下面圖片是其中兩個:

龍光院藏
藤田美術館藏

        近代陶藝家除了日本外,一直無法燒出真正的天目碗,之所以強調真正的天目碗是因為燒法與釉變呈現的方式。一直到幾年前日本成功燒製曜變天目碗,此一消息不僅震驚日本,也傳遍了整個受到茶道文化影響的國家,
第一個成功燒製的曜變


  從此天目碗在日本以外的地區開始廣為人知,紛紛引起仿製日本天目,同時也廣受茶道愛好者喜愛。其實在日本天目碗早與茶道結合,一直和禪宗、茶道、靜思緊密連結,而天目碗的釉變似乎能突破光影限制,在品茶同時,達到靜心沉思。
玉尚窯木葉天目與五十年老茶湯

瑞壽所藏玉尚窯木葉天目

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茶道具-純銀蓋白陶瓷香爐

茶道具-純銀蓋白陶瓷香爐


    白瓷,源自於隋唐時期,成色以白潤、細膩,甚至會讓人產生帶水似玉的錯覺,所以茶仙陸羽的茶經上稱"類銀 類雪"稱呼白瓷,同樣胎土製作最早為青瓷,隨著燒製技術的進步,唐時官窯晚期已有透光如玉的白瓷。



  日本白瓷的出現,只在短短數十年間由青瓷轉成白瓷製作,合理推測是由外來引進,有一說是來自朝鮮進口。當時正值唐末五代十國時期,戰爭混亂,許多中華人逃難來到朝鮮或者跟著當時遣唐使來到日本,使這項技藝來到日本。
日本特殊的職業世襲制,雖然限制平民發展,但是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在單一項傳統技術中不斷專研、進步,達到盡善盡美傳承的境界。
  日本自古即有自產金銀,許多地方大名豪族都以領地內的金銀山當作主要的經濟來源,而從鎌倉幕府至德川幕府的金銀生產與工匠,一直是幕府發展重點事項,各種獨特的金銀技法也在此時期發展。德川時期甚至將所有金銀工匠遷到目前的東京銀座,用來掌控金銀製作。
瑞壽-純銀蓋白陶瓷香爐,本就為名家收藏,白瓷、純銀,更以罕見的圓形紋飾一體香爐,相較於小型酒杯就更為稀少了。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1950~1970日本款 八角盒白頭人頭馬路易十三

今天要來開箱的是,從日本收藏家手中收購的路易十三。

路易十三,來自法國干邑地區中心,葡萄及釀酒技術最好的大香檳區(Grande Champagne),在(Limousin)橡木桶內沉睡50~100年後才甦醒。

到手的原包裝
日本款路易十三八角盒,販售年代約1950~1970,
加上在橡木桶沉睡的時間,裡面的酒液邁入一世紀。

開盒後,印入眼簾的是路易十三的由來,以及為何使用代表皇室的鳶尾花。
水晶酒瓶,以鳶尾花雕飾,原始白頭瓶塞未開封
Baccarat水晶瓶蓋,每個水晶瓶蓋與瓶身都是手工吹出,所以每瓶路易十三都有細節上的不同
這幾年的路易十三飛漲,雖不能說購得不易,但要找到也要花一番功夫,新酒一面世往往被收藏家大掃一空,而具有年代的老酒更是少見,極具收藏價值。
日本路易十三至此介紹完畢,至於口感酒香,屬於個人感想就不再贅述,瑞壽實業往後依舊會繼續介紹許多收藏老酒與各位分享,非常感謝各位~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